第61章 暗流涌动(三)(2 / 2)

大跨界 一尘兮 2284 字 2020-08-04

美其名曰是卓飞文化广场,往严重里说这本是就是一场资源、经济上的浪费,个人对此坚决表示反对。

黄春融说,如果真的要叫停卓飞广场项目,必须听听两个人的意见,一位是章尃之,一位是常秋田,必要时还要观察省里的宣传部有何反应。

华念平说,他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反复考虑很久,决定亲自前往省城向章尃之当面汇报,同时顺便看望常秋田董事长。

对常秋田董事长,恰是春节刚过,一是代表集团班子去拜年,探视他的病情,二是向他陈情取消卓飞文化广场的意见,同时就市里即将召开的“两会”上,如何做好工作报告与他进行沟通。

黄春融主动说,他愿意陪着华专员一同前往,如果上面领导有何怪罪的话,也好与他共同进退。

华念平想,黄春融的致命毛病在于毫无节制地喜近女群,但在工作上从来雷厉风行,尽心尽力,不像其他一些阳奉阴违的人,要么借故推辞,要么拖而不办。

接下来,华念平又向黄春融说起他这两天始终在掂量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打算近期启动恩源集团的公车改革。

他说,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关于两千一〇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中,曾明确提出要研究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但不知道为什么,至今并没有看到任何改革方案。

黄春融说,这个文件他也看到过,只是公车改革敏感性太强,涉及各个层级领导,甚至包括一般干部的切身利益,说明这是改革的深水池,各个方面都有意想不到阻力。

他们刚说到这里时,姚勇和张如山就一同进来,华念平马上把推行公车改革的想法告诉二人,请他们发表看法。

姚勇说“据我了解,公车改革始终是个难于推进的困局,京城的一些地方出台过车改方案,没有推行多久就冻结了。还有几个省级的昆、杭城市,也都呼唤公车改革,但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一概低调偃旗息鼓。”

他举例“几年前,东北有一个和淮上市规模相当的地级市,大动静宣布推行车改,但不到两个月就把当地差不多弄到瘫痪的程度,于是不得不公开宣布车改失败!”

张如山说“恩源集团这些年三公经费一直吃紧,成为了尾大不掉的费用负担。具体到各级公务用车的消费,更是相当的沉重。”

他细算说“每年一辆公车包括油费、保险、维护修理,再加上司机人员的工资,少的七八万元,多的十几万元。单是恩源集团为地方机关的这方面费用,长期累积下来,有上百辆汽车的运营成本,需要,每年就需要几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