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上天只为摘椰子(2 / 3)

宋胆 憨皮拉朋丫 4117 字 2021-02-19

在利州见过百姓废弃的“气井”。把天燃气从地下引到各家各户,就和后世的天燃气管道是一个性质。

只能说,古人的智慧一点都不低,很多在后世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古人都曾经试过。

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成系统,用了也是稀里糊涂的,慢慢的遗忘在时光长河之中。

像是什么天燃气、石油、孔明灯,没有人去深挖其价值,也就仅仅止步于此了。

但是,也没办法,这是基础累积不够的缘故,不是一个穿越者就可以改变的。需要亦思马因、阿瓦老丁,包括徐良、赵友钦、邓牧这些人一点点的去完善,去累积。

至于这个王五郎,赵维真不知道他是什么情况。

但是在他看来,三项最有价值的技术,热气球、石油冶炼和橡胶硫化,只要有一项是真的,那就是捞着了。

那他这个专利司开的就不亏,也没人敢再轻视专利的概念。

“操!!”这事儿就不能想,越想越急,赵维不由加快了脚步,还不忘絮叨,“这个王五郎到底怎么个情况啊?”

身后众人也是无语,以前宁王是莽但不疯颠,今天这是怎么了?疯了?

张世杰一边小跑跟上,一边看向几位相公,“这个热囊升空到底有什么用?各位知道吗?”

陈老爷闻之摇头,“谁知道呢,问宁王去!”

现在,可能也就宁王殿下和那个王五郎知道热囊升空到底有啥用。

而且,相公们不知道的是,赵维心里关于热气球的应用,肯定和王五郎不样。

王五郎的热气球其实只承载着两个任务

一是,帮王五郎摘椰子;

二是

好吧,王五郎这个人还真没什么大本事,他就是个椰农,世代椰农。

在百多年前,高宗还没南渡之前,王五郎的曾曾祖父也是读书人,同进士出身,在朝中的出任小官儿。后来犯事儿了,被发配到了涯州。

别误会,这个涯州可不是崖山,而是后世的海南三亚,大宋的最南端。

之后,王五郎的曾曾祖父就再也没回到中原,在涯洲落地安身。

几代之后,彻底中落,早没的文人底蕴。

王五郎也就小时候识过几个字,安心打理祖上留下来的椰林。

在海南采椰子不是用人力,而是用训练出来的猴子。让猴子爬上参天椰树,把椰子采下来。

所以,王五郎除了种椰子之外,最大的本事就是训猴。

但是,随着大宋到了美洲,他就悲剧了。

椰子由着他随便种,但是猴子没了,采椰子成了个大问题。

人工采集,风险太大,爬上爬下一般人干不了,王五郎又付不起太高的佣资,怎么办?

只能另想办法。

好在他思想活络,一年八月十五,见大宋百姓都在海边放灯,寄托思乡之情。其中自然有孔明灯。

王五郎一看,这玩意好啊,能上天!要是做的大点儿,下面用绳子绑着,不就能飞到椰子树顶了吗?不就能采椰子了吗?

于是,王五郎说干就干,开始琢磨怎么造一个大号儿的孔明灯。

也正如赵维所想,把孔明灯做大,做到能载人的地步,不容易,会面临很多问题。

首先,是材料问题。

纸糊的肯定不行了,得用薄纱或者轻便的丝绸。但纱也好,丝也罢,都有透气性,所以纱丝之上还要附着一层乳胶。

这样一来,原来的孔明灯就变成了一个气囊的模样。

解决了材料,之后就是燃料。

得有一个足以将大号孔明灯中的空气加热的火源,这用原本的蜡烛就不行了。

王五郎便开始试验各种方法。

用木柴?

不行,火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