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得寸进尺1(1 / 2)

太子与蜀王面面相觑,这竟是要以秋氏与林氏全族逼迫秋墨语夫妻分离?如此作为,同那些个仗势欺人的恶霸匪徒有何差别?

当即,蜀王便要辩驳,但太子立即答应下来,随即强拉着蜀王出去。

“父皇心意已决,你我再辩驳只会令他更生气,我们还是先到秋府,寻到秋卿与夫人,商量之后再决定怎么做吧。”

“既是心意已决,再商量又能如何?”蜀王怒道,拂袖离开。

太子到秋府没找到人,听闻是到了公主府后便没回去,就又来到公主府。

先去见昌平公主。

昌平公主素来与太子不对盘,见他来,立即瞪眼,质问他是不是想给商琴说情。

这番嘴脸,令太子也感叹难怪秋墨语不喜爱她。这样一个出身高贵又性格蛮横的女人,换了任何一个男人恐怕都消受不起。

太子声明是来传话,将皇帝的交代说出,昌平公主才欢喜,放他去见秋墨语。但,她派了嬷嬷跟着,命其名曰带路,实际上就是监视。

太子心中不悦,但不想横生枝节,也只能同意嬷嬷跟着。

房门口,凤栖梧尽职尽责地守着,见太子前来,立即让开门,请太子进去。

秋墨语困在屋内,见到太子,就如同是黑暗中的阳光,他立即迎上前,但,一见到太子歉然的眼神,他立即停住,有了不详的预感。

“六弟已经回京,这次他在上官世家有大发现。”一时之间,太子说不出皇帝那些完全不讲理的威胁。

秋墨语警戒地盯着他。

见他已经有所领悟,太子也就有了说出来的勇气,道“父皇有口谕,只要你愿意休了林氏,便可不追究林氏毒害皇亲之罪。否则,秋氏一族,并林氏一族,尽皆株连同罪。”

秋墨语的双眼疏地瞪大,不敢置信地盯着太子。

太子愧疚地别开头。

秋墨语讽刺地笑起来。

“好一个毒害皇亲之罪,好一个株连同罪,皇家的威权果然可以为所欲为。”

“秋卿……”太子面带难色,“本宫知你心中不平,但父皇对昌平……唉!这样一番为父的苦心,还望你能谅解。”

“谁又来谅解我呢?”秋墨语反问。

“父皇如今正在气头上,你先顺着他,日后……日后总有法子解决。”

秋墨语闭眼,日后总有法子?每一次都是考虑着不可正面冲突,每一次都想着先妥协再徐徐图之,到最后,便是退一寸,便被进一尺,到如今,这无路可退的境地还要他退。

“下官欲离京任职,那份折子殿下交上去了吗?”

见他转了话题,面容也平和,太子暗喜秋卿果然深明大义,放下心来,道“以往是因这其中还有疑点,你才想离京,如今六弟查探回来的结果,其中的疑点都已经解除,秋卿无需再离京……”

“正是因为没疑点,才更可疑。”秋墨语看着太子,“贵妃居于深宫,如何能与崔氏、上官氏结交?崔氏便罢了,皇商与宫中牵连多。上官氏呢?江湖中人如何与宫中相连接?这些都是疑问,最最主要的是,仅凭在上官家假山下拿到的铁盒,几封信便将这所有的罪责推到再也不能为自己辩驳的贵妃头上,便是最可疑之处。”

太子细想一下,道“崔氏的生意遍及全国,据上官文景介绍,上官家与崔家也有生意往来。想来上官氏便是由崔氏搭线与贵妃结识。而且那些信是上官文峰离家之前交代上官文景的保命之物,信件的真实性应是可以确保。”

“那么,殿下便当下官心中着实不平,放下官出京散心。亦或者,殿下就当是为当年支持太祖皇帝的人们,为他们的后嗣再尝试一条新出路。”

这话一出,太子纵有千百种让他留在京城的理由也说不出口。

“秋卿还是想去那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