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魏案(求收藏、求推荐)(1 / 2)

天启六年六月初二日辰时刑部正堂

今日是开审魏案的第一日,刑部大堂上坐了孙承宗、袁可立、徐光启以及户部尚书李起元、内阁阁老礼部尚书李思诚、兵部尚书刘导宪、内阁阁老刑部尚书徐兆魁、工部尚书董可威、政通司赵绂等九人。

孙承宗虽身为首辅,又是当今圣上的帝师,但还是刑部尚书徐兆魁坐了主位。升堂之后,徐兆魁即宣布升堂带人犯王体乾。

王体乾虽为司礼监掌印太监,权位高于魏忠贤,可他的这个掌印太监是通过贿赂客氏及魏忠贤在求来的。这几天人在诏狱之中,在李若琏刑讯之下,打出娘胎以来的所有破事都交代了。

此时王体乾被两个锦衣卫带到大堂之上,脸色煞白,他抬眼一看这个阵势,就觉得今天不妙。

堂上这九个人,几乎就是整个大明朝等级最高的官员。而这几个官员,没一个是和魏党合得来的。孙承宗是东林党,还是被魏忠贤赶回家的、李起元原本就是东林党,而其他的阁老要么被魏党打压过,要么向来瞧不起魏党。

徐兆魁一拍堂木“下跪者何人。”

王体乾被锦衣卫压得跪下,垂首低声说道“奴婢乃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

孙承宗此时内心高兴得就像当年添了第一个孙子。当初他被迫上书祈老归乡,王体乾在当中没少出力。

“现有御史弹劾你等结交外廷、祸乱朝政等罪,王体乾你可有何要辩解。”

“奴婢知罪,可奴婢也是受魏忠贤威逼。魏忠贤权势滔天,不附和则奴婢也是身家难保啊。求各位大人能明辨,奴婢愿指证魏忠贤。”

徐兆魁见王体乾立即认罪,轻轻吐了口气。他还没想好如若王体乾不认罪,是立即动刑,还是传魏忠贤、田尔耕等人上来对质。

“既然认罪,那这里有份伏辩,你看下若无异议就签字画押。”

王体乾接过刑部堂官递过来的伏辩,低头看了起来。上面的罪状皆是他之前在诏狱中已经供诉的罪名。在诏狱中他已经深入了解了为何有如此多的官员,宁死也不愿入诏狱的缘由,此时看着伏辩上的罪状,又怎敢不签。

王体乾签完罪状,随即就被拖下堂去。

刑部尚书徐兆魁看了下伏辩,又将伏辩转交予众位阁老及尚书过目。

等众人皆看完之后,徐兆魁开口言道“诸位大人,既然王体乾已经认罪,那其伏辩上所供诉与其私下交往的外廷官员,是否一起传上堂来?”

虽说本次为九卿讯狱,但既然在刑部大堂之上,即便如孙承宗、袁可立等阁老们也要给徐兆魁面子,众人皆言由徐阁老定夺。

徐兆魁略一思索,觉得今日还是将其余已下诏狱之人皆上堂提审一次再论。

此时乾清宫

天启正和信王朱由检在谈着关于兵仗局与工部兵器局迁址的事情。

“朕觉得兵仗局和兵器局迁址一事,信王你尽快去办吧。把内廷的火药局也迁过去,这样调拨火器火药也方便。两局放在一块,也能方便工匠调剂,但账目仍是要分清楚。兵仗局所产兵器,皆用于京营,锦衣卫等处。兵器局所产武备,要用于边军与各地卫所。”

信王站在一边,摸着自己略略长了点胡渣的下巴“臣弟昨日已与宋应星、毕懋康去看过选的新址,就在浑河边,与京师也就50里。那边土地几乎皆是皇庄所有,私田也就寥寥数十亩,征地费用不需耗费多少。”

“既然选址已定,那尽量造的大些,多雇些工匠。信王,你和毕懋康所研发的那个燧发枪,现下如何?”

信王脸上露出了最近少见的笑容,有点自得的说“试制了五把,现在正在不停试射,看枪管能发射几次不炸,若能发射到五百次左右,臣弟觉得此枪可量产。新址正在浑河边,可就近利用水力,枪管可不需人力去钻,这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