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加尔各答(1 / 2)

“我们投降!”

霍马林河自北往南,滚滚流淌。

河东岸,穿着不同颜色军服的联军士兵举起了同一个颜色的旗帜——白旗!

“让他们把线膛枪全部扔到河里。”

联合士兵的表现落入尚义眼中,向导翻译了联军士兵的话之后,尚义随即下达命令。

对他来说,这批联军的线膛枪的口径和他们的火枪是不同的,留着也没用。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不如让他们丢到霍马林河里去。

向导奉命将尚义的话翻译给了河对面的联军士兵。

犹豫了下。

联军士兵慢慢走到河边,将线膛枪扔了下去。

在必死和可能活着的选项之间,他们选择了后者。

领教了大颂军队的厉害,他们失去了对胜利的希望。。

何况,不是谁都有勇气面对死亡。

首批士兵投降之后,接下来越来越多的士兵选择了投降。

人总是有从众心理的,也就是一个人行为容易受到其他人的影响。

如果没有第一个选择投降的人,其他人会因为羞耻心,也强忍着不投降。

但如果有第一个人投降了,很多人的心理防线便会瞬间消失,开始用“别人也投降了。”之类的话来给自己投降寻找借口。

所以,联军士兵一旦投降,这个势头便刹不住了。

从东面战场过来的联军士兵见前面一片白旗,他们自然也开始举白旗。

零零散散的士兵见主道路上的士兵投降了,认为大势已去,也开始举白旗投降。

一时间,白旗如同星星之火一般,逐渐燎原。

当然,联军士兵投降的重要因素终究是因为失去了对胜利的希望,选择了苟活。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在联军士兵纷纷投降的时候,马上就要追杀到霍马林的枪骑兵们收起了马刀。

这时,他们举起马枪监督联军士兵,确保他们不会对大颂士兵遭受威胁。

又是三日的清理。

霍马林东岸的联军士兵除了投降的士兵外, 其余被青龙军和朱雀军全部歼灭。

与联军僵持了八个月的战争,终于以大颂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第四日的时候, 秦山和关通来到了霍马林河岸。

他们身侧, 大颂士兵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正在通过霍马林桥。

接下来, 他将前往下一个地方。

那就是不列颠在天竺的统治中心,加尔各答。

天竺与骠蛮边界的战争只是整个天竺战争的一部分, 而不是全部。

全面占领天竺,并构建属于大颂的天竺秩序,战争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至于十余万联军俘虏, 他们已经派人与海军取得联络。

让他们将这些俘虏运往大颂,由建设司自行分配。

同时,为了确保这些俘虏不会闹出乱子。

他们留下了十万人负责看守,并配合海军押送俘虏。

不过,这十万人也不是全部用来看押俘虏的, 没这个必要。

而是秦山和关通认为联军主力被消灭。

天竺残存的联军士兵没必要让他们动用太多军队, 这只会增加后勤的负担。

所以, 二人商议下, 决定只统领九万余名士兵穿过霍马林桥。

和他们预计一样,自霍马林向西, 他们基本上再也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前两天,他们故意允许两千多天竺土著兵离开。

这两千天竺士兵就是大颂军队传播恐惧的工具。

天竺土邦国王只所以将不列颠人奉为共主, 原因就在于他们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