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第978章 石碌矿场(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45 字 2020-11-19

向西疾驰而去。

错车结束之后,范迪门所乘的列车便再次缓缓启动。这次出发之后,列车便没有再在途中停下,直接一口气跑到了石碌站。

范迪门本以为位于内陆山区的火车站会稍显萧条一些,毕竟这里除了矿场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机构了,但进站之后所看到的景象的确是出乎了他的预料,仅是在站台上等待装卸货物的劳工就多达数百人,看起来声势一点都不比昌化港的货运码头差。站台上还有数台用蒸汽机驱动的皮带传送机,用以将已经经过了初步粉碎的矿石快速装运到货运车皮中。

此外范迪门还注意到车站内外有不少身着军装荷枪实弹的海汉士兵在站岗执勤,看样子倒是有点戒备森严的味道。范迪门并不知道这地方在两年前曾出现过暴动,在那之后军方就加强了本地的安保工作,还以为这是海汉人特地为自己的到访所安排的保卫措施。

1631年九月的石碌暴乱之后,军方对石碌矿场方圆近百里内的区域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清剿,当时参与作乱的几处山寨也悉数都被捣毁。自那之后矿场虽然还是继续大量使用苦役囚犯充当劳动力,但在管理方面着实加强了不少,近两年来也没有再出现类似的苗头了。

目前在石碌矿场劳作的矿工约莫有五六千人,其中大约八cd是有刑期在身的囚徒。在条件最为艰苦和危险的矿坑底部,全部都是由这些囚徒在负责劳作。不过近两年矿上加大了劳动积分减刑的奖励力度,这样一来很多刑期不是特别长的囚徒就降低了逆反心理,不会再冒着极大的风险寻求脱逃的机会。而对于那些大概不会有机会再走出石碌的重刑犯,矿场往往会对其安排非常繁重的劳动任务,以尽可能消磨其体力和意志,让其没有多余的精力来考虑非分之事。

乔志亚带着范迪门和宁崎,径直前往距离火车站最近的石碌一号矿场。在爬上一段山岭之后,乔志亚指着前方说道“前面凹下去的地方,就是矿坑了。”

范迪门一直走到矿坑边上,才对这里的状况一览全貌。经过了三年的开掘之后,一号矿场已经在地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形矿坑。这个矿坑的直径已经超过了一里,最深处的深度也约莫有十丈左右了。仅在这一处矿场中,就有大约两千名劳工在不停地进行开采作业,每天大约有近两百吨矿石从这个矿坑中被开掘出来。

这些矿石在开采过程中先由人工进行初步粉碎,然后运至一号二号矿场之间的粉碎加工站,用矿石粉碎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接下来便是装运送往火车站,经石昌铁路运往昌化的冶炼车间。目前石碌有一大二小共三个矿场,每天开采的矿石大概能够装满两个货运专列的车皮。

虽然在范迪门眼中看来,这里的生产规模已经相当惊人,但海汉自身却对这里的生产效率并不满意。随着昌化的冶炼设备和人员逐渐到位,产能已经逐渐提升上来,而石碌矿场的矿石产量却是受制于现有的开采手段,如果再只是一味加大劳动力的投入,对产量的提升效果其实已经很有限了。

目前工业部已经在试制蒸汽动力的机械挖掘设备,待未来投产之后,一台机械挖掘设备的生产能力至少相当于上百名矿工,届时才有望让矿场的采掘速度得到大幅提升。不过这类机械设备的造价和后期使用及维护的费用都便宜不了,采矿的成本到底是降低还是上涨,现在还不好说。

当然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海汉目前的钢铁产量在南海地区来说肯定算是首屈一指了,荷兰人在巴达维亚等殖民地的钢铁产量连其十分之一的份额都达不到。不过以范迪门的眼光见识,也很难体会到海汉需要大量钢铁来建立工业社会的用意和长远打算,只是出于本能地感受到双方会因此而在诸多领域拉大实力差距。比如在军工制造方面,双方的差距除了科技之外,同时也跟钢铁产能直接挂钩,海汉能为自己的军队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