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自我感动(1 / 2)

上门姑爷 丁公子 2177 字 2021-03-16

趁着酒意正酣,气氛正热烈,丁晓峰开始咨询朱珏关于北郊国土资源的政策规划,特别是培训学校所在的这个地方,区政府有没有规划竞拍之类他最关心的问题。

朱珏也很真诚,毫无保留把区政府的土地规划政策都告知了他们,并且重点介绍了现在培训学校所在的那个区域,确实已经纳入规划,准备拆迁改造。但是考虑到拆迁的成本,以及各种阻力和难度,政策已经没有向外界公布。即便如此,目前盯上那块地皮的地产公司就不在少数,除了宏盛地产和天庆地产,还有几家实力雄厚的地产公司也有这个意愿。土地一旦竞拍,竞争同样空前的惨烈。

目前江州市的土地开发处于半饱和状态,政府手里可开发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向周边扩张,市中心早就开发完了,十年之内很难有大的开发项目,因此大家现在竞争就是周边区域,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

这是目前省会城市和大都市整体的发展态势,以最繁荣的市中心为轴心,形成辐射,向周边区域发展,步步蚕食,不断地吞并靠得最近的农村地区。

而农村地区也愿意被蚕食吞并,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身份命运的改变,也意味着财富的聚拢。一次拆迁改造,造就无数百万千万富翁。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多的机遇,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农村人口同时不断往城市里汇集。因此大都市越来越繁荣,而乡村越来越凋零,青壮劳动力都去了城市,留守在乡村的只能是老弱病残。

“拆迁改造我们乐见,问题是现在这块地皮的中心区域是培训学校,目前有一百多学员,学校发展态势良好,以后除了厨艺培训教学之外,我们还要纳入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我听说政府对培训机构和教学有优惠照顾政策,如果学校也纳入拆迁之中,那学校就得另择校址,培训就终中断,无法进行了。

我是这个学校的最大股东,同时还是天庆集团的高层管理者,这位周先生是学校的校长。天庆集团的规划是拍下这块地皮后,先对学校进行升级改造,然后开发周边的区域,以学校为中心,以点带面,将周边开发起来。这样就不是简单的房地产,而是切实可行的商业生态链。不知道出于这种考虑,政策上会不会向我们倾斜?”丁晓峰试探性问道。

“哦,你们有这样的规划蓝图,这很好嘛。其实这几年我们也在反省,如果土地只是建设房地产,那么多居民小区大部分房屋其实是闲置的,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任何商业生态,都要以人为基础,人口红利才是可持续的。人多的地方就业机会就多,因为每个人都需要生存,要吃饭,要工作,孩子要接受教育,还要有医院、超市、银行等配套设施。如果你们的学校能够发展成长期保持几千人的规模,这几千人就能养活数百人。人气是需要聚拢的,学校周边是最容易聚拢人气的。如果你们是这个规划,的确可以得到政策优惠照顾。”朱珏说道。

柳彩虹赶忙补充道“我们天庆集团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光是为了赚取利润,我们还要返利于民众。这几年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因此社会声誉还是很不错的。现在房地产已经到了瓶颈期,利润越来越薄了,因此我们也需要转型升级,做一些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事情。”

这高调唱的,有点假,朱珏看了一眼柳彩虹,嘴角流露出一抹意味复杂的微笑。商业不以盈利为目的,难道是为人民服务?反正朱珏是不相信。企业家说说可以,但是千万别当真了。

“朱局长,我是培训学校校长,也是这所学校的最初创始人。说实话,刚开始开办这个学校的时候,我头发是发热的,想的更多的不是赚钱,而是怎么给社会价值。教会人一技之长,让人有口饭吃,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可是现在我必须承认,当初我是太天真了,我不赚钱可以安慰自己,但是别人不能不赚钱,不赚钱怎么养家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