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刘如意之死(六)(1 / 2)

到了上林苑,刘盈并没有亲自去狩猎,他设了丰厚的奖品,把带来的那些个将领们各个分组,然后让他们各自带队去打猎,以最后狩猎的多少大小定胜负。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地寻常,然而一切都和平时不一样。

过了不到一个时辰,刘盈站了起来,暗中示意让陈平陪同他到别处去一趟。

陈平的心中就咯噔了一下,他知道还有大事已经或者将要发生了。

是宫里来人了,来的是皇太后吕雉身边的近身内侍。

那内侍行完礼后,就把一份国书式样的东西呈给了刘盈。

陈平亲眼看见刘盈握着国书的手的指节处发白的地方越来越大。他知道,这是一封让刘盈愤怒到极点的国书。

大汉的国君,即使像刘邦那般地出身于草莽之间者,也是经过叔孙通辈们很严格地上过帝王课的。

虽然刘邦很是看不起儒生,甚至在得天下之前还曾经当着一个大儒的面,把他的秽物撒进了人家的进贤冠。

但自从在长乐宫的落成典礼上,叔孙通让他见识到了儒家礼仪在定制度礼仪方面的强大作用后,刘邦就接受了叔孙通的那套“天子有仪”的学说,开始接受天子专有的教育。

刘盈也是如此。

在朝堂上,陈平还偶尔可以看到吕雉大怒训人的声音,但是受过帝王礼仪教育的刘盈却从来不会。

毫不夸张地说,刘盈是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今天能看到他发怒的些微迹象,陈平知道,这事非同小可,而且还特别地气人。

自从到了上林苑后,陈平四下里暗中观察后觉得吕雉的耳目并没有发现刘盈暗中的举动后,身心就轻松了下来。

但当他看到刘盈此时的情绪时,老脊背又紧绷了起来,甚至都忘了比长安城还要寒冷出一截的上林苑的冬天。

刘盈看了几遍后,就把他手上的国书递给了陈平。

那国书来自于匈奴,确切地说,匈奴因当年冬天物资奇缺,在出言挑衅大汉朝廷。大意说的是要与大汉结为姻亲,结亲的对象是吕雉。

陈平大概也知道了刘盈愤怒的根源,但他不能立刻说出自己自己的解决方案。

按照他的经验来看,计谋最后能不能成行,主要还是看吕雉和刘盈的心意。

当务之急,首先要做的是平息刘盈的怒火,陈平对他说道,

“陛下,臣在第一次见到高祖皇帝前,曾在河套地区当过两年的戍吏。

臣发现,匈奴生长于苦寒之地,自小茹毛饮血,根本不是识礼仪遵教化之辈。

而且臣还听舞阳侯他们提到过,匈奴人也和大汉一样,女子纤弱,生计主要靠男子。同一个家族中,某一个男子过世后,家中的其他男子便会承担起照顾兄弟家眷的责任。

不过他们的方式很让侧目,是兄弟继承亡故者的一切,包括婚姻。”

陈平看了刘盈一眼,直到他的指节松了下来之后,他才把匈奴的国书又递回给刘盈。

刘盈思忖了好一阵子,才说道,

“传朕命令,狩猎比赛到现在为止,以猎物数量为准即刻颁奖,速速回宫。”

一场难得的出宫狩猎,就这样草草地因国事不得不中断,到最后陈平看时,内中只猎得两只鹿,而且还不是鲜活的。

如果他没有看错,从鹿被射中到现在,身上最养人的鹿血已经滴落了大半。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刘盈的心意到,吕雉照样会很高兴的。

银根车上。

刘盈问陈平,“卿家你是如何看待这事的?”

陈平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

“如果当年荥阳被围时先帝因着面子而不愿意采取臣那个以两千女子的性命为代价的逃生之策,还有今天的大汉吗?”

面对陈平有点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