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子孙万代,延绵不绝”(1 / 2)

为一人而开罪了整个朝廷,陈平当属大汉朝开国以来的第一人。

当吴国郎中令以他那特殊的的方式替吴王道谢的时候,陈平本该高兴的心里却满满的都是苦涩的滋味。

他知道,自己拓展生意门类的事以后会进行得很顺利,可是张丽和大兄却少不了受些憋屈了。

汉长安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个人的节操被看得很重,要是觉得你人行,啥事马马虎虎的都能轻轻松松地过去;要是被大家伙否定了名声,那这个人就彻底地被边缘化了。

饶是陈平再稳重,也免不了一脸的疲态满身的无奈。

正要出得殿门时,先前还在刘盈跟前的戚腮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到了陈平近前,他很是意味深长地告诉他,

“陛下要我转告你,事情没那么糟,还有曹参为你周旋,你该干嘛干嘛去。”

陈平对他揖手,作离开状。

戚腮却并没有受影响,他在陈平身后有些不庄重地说道,

“欸,曲逆侯,我觉得你很可爱,我想我原谅你了。”

一个成年男子被人用“可爱”来形容,就和被人送了“貂襜褕”一样,是一种羞辱。

陈平的心情不好,随口就是一句,“原谅也不顶用,我惦记上你了。”

当年,这是一句笑话。陈平听说这个戚腮私下里不是个不苟言笑之人,所以才敢这么放嘴一搏。

陈平向外走的过程中,听到了戚腮戏谑的笑。不过他不在意,已经够糟心的了,他不在乎更糟一点。

戚腮的笑引得出到殿外的大臣们百分百的回头率,大家对陈平鄙视的眼神中还多了一丝丝同情。

戚腮的智谋和权力,在整个大汉朝,那可是数得着的,偏偏这个陈平今天在朝中朝后多重花样作死,大伙都替他牙疼。

陈平出宫门时,车夫看他的眼神和平日有些不一样。

进到车里时,只看见大兄侧身坐在一旁,见了陈平便拉着他,那手,很是温暖。

大兄不管是以前种庄稼还是后来做生意,都是异常勤谨的,从来不会不在跟前,这给了陈平很大的压力。

大兄却故作轻松地对陈平说道,

“二弟啊,爹娘去得早。那时候一家子就只剩下你和我了。

你幼时大兄不曾不管你;你长大后,阿兄阿嫂沾了你不少光;现在,大兄也不会不管你的,你放心,不要着急嚎。”

陈平一听,心里却更急了,大兄的话差不多和早上刘盈的一个样,敢情昨天自己失态的事已经传到大兄耳朵里了,恐怕整个长安城也都快传遍了。

自己这张老脸啊,还真是没处搁去,陈平真的有点急了。

大兄看见陈平这样,有些不放心,拉着陈平就更不肯撒手了,他对陈平说道,

“酒肆里最是热闹,来来往往的人情故事不绝,要不你在车上换上平常衣服,跟我到店里散散心,顺便熟悉熟悉生意?”

陈平想着心乱得啥事都干不好,就顺了大兄的意思。

好在大兄给他安排的都是管账记账的活,而他前段时间在陈记也看了个八九不离十,很容易就上了手。

一想到余生可以与酒水伴,不用受那少年时期的窘困,陈平的心里倒也是安然了不少,比以往任何时候对自家生意都用心。

“咦,店外好多好车马——”大兄惊呼道。

陈平一看,三三两两进来的,虽都是素服,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都是朝廷的人,心下正纳闷着呢。

就听见了为首进来的对着陈平说了句,“子孙万代,延绵不绝。”

后来进来的也都约好了似的,对着一脸无辜的陈平说着同样的话。

直听得陈平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碰巧的是,陈记的地面做得不掺假,没有缝,且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