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假陈买(1 / 2)

室内气氛正凝滞之时,管家却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侯爷,不好了,跳到咱家来行凶的那人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了,众人都还在跟前呢,可谁都没看清楚他是怎么没了的。”

陈平心里有数,他微笑着说道,

“嗯,我知道了。朝廷自有朝廷的道理。这你就不用管了。下去吧,顺便找俩人把鱼木匠送回赵王府去!”

本来陈平提到“朝廷”二字,张丽就已经歇了要找陈平说叨清楚的心,可一听陈平这样说,她不由得担心道,

“将将小鱼说那伙人穷凶极恶得很。先别说花楼绊住的那些人。就说说那些个巡街的校尉,哪一个不是在万军丛中万里挑一出来的,居然都没挡住这伙歹人。

你这么冒冒然把人往大街上送着走一遭,不等于是送羊入虎口吗?”

陈平笑道,“不会。朝廷自有道理。

现如今赵王府内比我这小小的侯府安全了千万倍。他去那儿养伤才是最稳当的。”

张丽目睹着陈府下人抬着鱼木匠出府的情形,好半天都回不过神来,自言自语地说道,

“不知道买儿咋样了?鱼木匠,可是和买儿一般大小的。”

现在朝廷实行的是外松内紧的策略,一般的百姓还是小日子该咋过就咋过,可只有朝廷才知道现在情况紧张成怎样地况味了。

陈平知道最近的事让张丽也觉察到了什么,毕竟,她以前是故魏王咎手底下的人,她已经开始很有些不安了。

陈平强作欢笑道,“夫人不用担心。那些个见不得光的人,连面都不敢露,又折腾得出什么动静来?

一群小鱼小虾,不足为道!”

张丽有些悲伤地看着陈平身后,陈平一回头,吓了一跳,不知什么时候,虞小妹已经站在陈平的身后了。

陈平用同样底气不足的话安慰着小妹,“放心,一切尽在朝廷的掌控之中。不会有事的。”

小妹没有回应,只是淡淡地说道,

“活了大半辈子,我早就看透了。人活的都是命,是生是死都有个该当,该活的死不了,该死的活不了!”

此时的大汉佛教还没有传进来,虽然当今天子的老师是一代大儒,但儒家思想还没有为大汉上下所公认,陈平只能理解虞小妹的话带着浓浓的道家的味道,而且还是个中高手的那一类。

陈平笑了笑没有说话,就又回到了卧房休息。

一夜无事。

第二天天刚亮时,陈平和张丽正在家后院处观察着这一群大鹅进食,正兴致勃勃地看着那一只只大鹅标准的啄一口泥,再呷一口水,最后吃一口粮食的流程。

陈平感叹着如此一丝不苟地讲究,如果不是有强大的战斗力加持,这大鹅要活下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陈平好久没在家呆过了,心中正温暖着,却只见张丽带着管家到了跟前,她递给陈平一个符传,符传上只有“陈赎”二字。

这是陈平专门让朝廷替陈买个性定制的。这是朝臣们之间一不成文的做法。

朝中大臣的子弟,虽然看上去和一般百姓家的没有区别,但是数来数去,能在朝中引起波澜的就那么些个。

朝中人事复杂,很多官吏都是记得这些个纨绔们的名字的。为了防止这些个半大的小子被有心人惦记上,朝中大臣们大多在制作自己子弟的符传时更了名。

当然了,这些个名单,在宫中就有存档。也只有到该朝臣告老之时,他们子弟才会恢复用本身的名姓。

陈平当时有点懒,当初登记时,就直接在陈买的“买”字前加了小小地加了两处,让人不容易看出端倪来。

陈平有点不解,既然陈买都到了自家家门口,为何还要通过管家和张丽递自己的符传?

张丽的脸有焦急之色,管家则眼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