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章 和亲风波(1 / 2)

白登之围后,陈平从张丽那听了不少关于匈奴上层贵族间的轶事。

所有的一切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仓廪实而知礼仪”,那头更多地考虑的是部族的生存,狼性有点多,人性就难免有估计不周全的地方。

陈平从曹参处听到朝廷偃旗息鼓地处理发生在齐国还有长安等处的事时,心里就直觉很强地觉得那样做不妥,匈奴绝对还有后手,隐患极大。

曹参瞄了陈平一眼,说道,

“你这人书生意气太浓。知道先帝为何那么看不起读书人吗?‘百无一用是书生’!

遇事解决事就对了。

我大汉立国不久,又如人大病一场似地刚刚经历了大旱,拿什么却跟人家匈奴拼命?

存活下去才是根本,其他的事,到时候遇山开路遇水搭桥就是了!”

曹参极少这么正经地私下跟人说过话,再加上陈平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便不再做分辩。至于说那个可能成为和亲人选的宗室女会出于谁家,最终只会在宗室和朝廷的综合考量下决定。

有句话叫做“龙生的龙爱,凤生的凤疼”,这句话用在现在刚刚才得到“大汉第一家”尊荣尚且不太具备长远和战略眼光的刘氏皇族身上再恰当不过。

陈平知道,朝廷有得忙了。

在这种微妙的时候,帮谁或者不帮谁都开罪人,陈平和大多数朝臣一样,对这种事都三缄其口,然后借着大鹅的帮助拒刘姓王爷和他们的说客于千里之外。

然而,这种太平日子没过多久,大致的入选名单就定了下来,一个是吴王的妹子,也就是合阳侯刘喜的小女儿。

自从从代国逃到洛阳后,刘喜就成了长安城内的笑柄,在贵族圈里也不太受待见,即使名下出了刘濞这样在战场上产下不朽战功的儿子,还是得不到尊重。

他的余生都在吴国广陵度过的,随行的还有他其他的家眷。

陈平以前随刘邦的时候见过那女孩子一眼,眉眼和刘濞长得有两三分的像,眼神都有些凌厉,看上去很聪明的样子。

另外一位来自刘邦异母同父的弟弟刘交名下,据说受刘交的影响,写得一手好字,习得满腹的锦绣学问。

在这当口,刘交和刘濞就顾不得皇室的忌讳,更频繁地行走于各大臣之间,陈平尽量像看《吕氏春秋》那般地冷静自持。

可就在四月中旬时,刘姓两家王爷的冲突无限地接近了白热化。

陈平记得,那是不寻常的一天,也是自开年以来的第十场大雨。顶着大雨来到朝会的大臣们都说那天是个纪念的日子。

可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派往匈奴和亲的人选定了下来。结果在陈平的预料之外,期望之中。

自从两家王爷在朝臣中展开游说之后,陈平即使是朝中禀奏寻常事务都显得格外地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留心就卷进了皇族的是非中。

可这些个事,终究还是躲不过的。

听张丽从吕媭那得来的消息,朝廷已经准备好了和亲公主出嫁时所需的一应嫁妆,现只差身上的嫁衣了——两位宗室女子的体形有比较大的差距,刘濞的小妹比较地健康,而刘交的女儿则纤纤细细文文弱弱的。

当天陈平数着大殿外的雨声,禀奏完大汉朝灾后百姓的生活状况后,正要出列,就听见侧面队伍前方的武将处一人匆忙阻止道,

“曲逆侯莫要慌忙,陛下说今天就要定下来。向来听说你是先帝身边第一得意的臣子,大伙也服你这个人,这事还得你给大伙说叨说叨,该选谁为我大汉的和亲公主。”

说话的是刘濞,但朝臣的眼光一下子就聚到了陈平的身上,那眼里有松快的,也有幸灾乐祸的,更多的是看热闹的。

陈平在心里把刘濞骂了个透心凉。

他面上却笑嘻嘻地蹴开了鞠,“吴王净在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