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珍珠“外交”(1 / 2)

吕雉并不客气,微笑着问陈平道,

“不知曲逆侯对海阳侯的话作何想法?想当初萧何做相国时,为大汉殚精竭虑,现在大汉运转所需的规章法度皆来自于他。

他也是辅佐先帝建立我大汉的不二功臣。

后来更是把与他素来不合的曹参推荐为相国,只因为他认为曹参是最适合的人选。

曹参就更不用说了,居相国位以来,他所作所为,大多你都是看到了的。对于推动我大汉的复兴建了不世之功。

你呢,你和王陵是先帝指定的下一任相国,你有没有想过,将以怎样决心和毅力带领我大汉朝臣还有百姓向前?

这话不用马上答。哀家希望你以行动来回复。行甚于言。”

陈平心下琢磨着,包括刘盈吕雉还有历任相国在内的重要人等的健康,差不多都算是大汉国的不传之秘。

曹参现在看上去还好好地活着,吕雉居然当着他的面对自己说出这样一番惊天动地的话,看来要么是形势紧急,要么是曹参的身体已经出了状况。

有萧规在,刘盈吕雉停摆三天四天的没事,可是朝廷上下各级衙署,只要停摆上两三天,汉室天下必乱。

而各衙署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国的中轴作用。

陈平的心沉甸甸的。

不过吕雉的话点到即止。

刘盈为免尴尬,微笑着对陈平说道,

“今天找你们过来,还有一件顶重要的事。”

刘盈顿了顿,戚腮就很识趣地带着一众宫人内侍出了长乐宫正殿。

当宫门阖上时,只见海阳侯身后一年轻的随从随手取出了两只斛,一一分别送到了陈平和曹参跟前,

“这是产自东海的珠子,你俩看看,和以往你们见到的有何不同。

特别是陈平,你心细,以前又替先帝在军中打理过财货,就当一眼就能看出有何区别。

陈平定睛一看,斛里装着的是珍珠。

以前陈平看到的最好的珍珠,当数高祖当年送张良的那一斗。不过那珍珠虽然莹润上乘,但颜色发白。

而眼前的这些个珠子,不但颗粒更大,色泽更柔润富态,而且形态更均匀饱满,是罕见的红色,偶尔还有一颗两颗更为稀奇的紫色的。

陈平以前困窘受刘邦器重时,曾有送礼的吹嘘见识,说是珍珠白色的为河珠,红色的或其他深色的为海珠。因着海珠采摘的不易,存世的更为稀少,所以更为珍贵。

陈平看海阳侯的眼神有些怪异,表面上看他好像是要送礼,实则好像有更为精深的打算。陈平大概也猜到了些什么。

不过因为采摘的难度太大,闽中地方肯定是付出了代价的,陈平不好去抢了海阳侯的功劳,只得装傻抬举安慰他的付出,没有多做他说。

吕雉这时对陈平说道,

“海阳侯处也遇到了齐国的情况,不过对方的谍子和闽越一带在外形上差别就不是一点两点,又极难真正融入到那地方,被海阳侯逮了个正着。

这次海阳侯来长安朝觐时,特地找陛下和哀家说了此事,还深明大义地说要以他东海的珠子来资助我破谍之举。”

曹参对珍珠不感兴趣,看了一眼就百无聊赖地放置在一边,陈平倒是抓起一把又一把感受着这顶奢侈的东西。

差不多时,陈平说了一句,“这东西寒不能当衣,饥不能当食的。即使放到长安城,都是顶奢靡不实用的存在,臣不知道这和破间子有何关系?”

刘盈一眼看出了陈平的猫腻,命令道,

“再想。”

陈平只得说了实话,

“内人原先在匈奴生活过。据她所说,虽然大多数匈奴人生活得不太如意。但是匈奴的贵族却过得很滋润。

一些比较大的部族内外,地位较超然的女子间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