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疑窦(1 / 2)

送走东海王府管事之后,吕雉勃然大怒,

“好个尉佗!不过是燕地出身的一个低等奴才罢了,先帝封他为王他还真就把自己当一个王了?

不过是投着秦灭天下大乱的机,顺势捞了个好处,先帝不过是因为他不是像驺摇那样在当地有着世代经营的根基,不跟他认真。

他倒好,得陇望蜀,还做起了皇帝梦!

他也不舀碗水照照他自己有几斤几两,他是用兵胜过韩信还是谋略胜过子房?本事没有二两倒是野心几万斤!

要找死哀家成全他!”

吕雉的怒火烧得陈平和曹参像两只被大火烤焦了的鹌鹑,低着头一言不发。

刘盈倒是温和地安慰着吕雉,

“母亲,有谁会指派自己送进宫的庖厨干这种不到三成把握的事呢?

这事还是好好地查查,于情于理,都应该让真正的凶手伏法。”

吕雉的怒火更加炽烈,她质问刘盈,

“哀家还有什么好说的还没查呢,你现在就已经认定他尉佗与这事毫不相干了。

横竖是我无理取闹了呗?”

刘盈一向对吕雉孝顺有加,此时便再没了言语,只是笑眼看了一下陈平。

陈平会意,“禀皇太后,臣这就去查,绝不能放了居心叵测之徒!”

吕雉余怒未消,一挥衣袖,愤而出门,

“你们看着办吧。哀家在长信宫等着结果!”

等吕雉离开了好久,陈平几人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刘盈赞陈平道,

“陈爱卿好厉害的处事之道。

几位卿家是怎么看待的这事?”

曹参还是不开口。

陈平说道,

“臣也存有疑惑。陛下刚才提到的臣也有同感。

最重要的是,动机不对。

据臣所知,那尉佗所在的南粤国国力连吴国的三成都不到。他把天下搞乱了,对他又没有半点好处,而且还有可能让他失去现有的一切。

还有一点,现在我大汉北有匈奴,各家王爷也不见得有多齐心,暗中也有不少人在紧盯着皇位。

庖厨毕竟也是人。是人就会有软肋。不要说这事现在是不是他做的还不一定,即使是他做的,从尉佗把他带到宫里的途中,还有进宫之后的期间,他碰到过什么人,遇到过什么事,都还是未知数。

除非把这些都理清了,不然一边是皇太后,一边是边陲之处的诸侯国,这事真的必须得慎重才行。”

曹参这时才像个小孩似地说了一句,“臣附议。”

刘盈痛心疾首道,

“不过这事不能全怪母后。

朕尝记得以前每每餐后腹痛难当,有好几次都是给母亲试吃的内侍的症状。

这种毒素在体内堆积,是会要命的。

不过又能怎样呢?

当朕还是皇太子的时候,父皇就教导朕要隐忍,要从不利的局势中得到最大的利好。朕只恨那时不知是中毒了。

不然焉会有今日之祸?”

陈平心下戚然。

而且他还知道,就算刘盈中毒刚开始时侍医看不出来,第二次第三次,作为专门的医者,也早就了然于胸了。

他们这样做,大概有很多种理由,但是都不愿把这事如实禀报。这其中的委曲,大概只有当事人知道了。

陈平这才真正地体会到后世史书上说的皇帝再暴虐,对皇宫中的厨子和御医格外恩遇的原因了。

病从口入,命也从口出。逮谁谁害怕。

刘盈就是活脱脱的一个例子。

折腾了这许久,刘盈的眉眼之间全是倦意,曹参就带着陈平他们悄悄地退出殿外。

当曹参和郦商要向下榻处走去时,陈平却说道,

“皇太后娘娘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