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 肤色论(1 / 2)

曹参很是诧异地看了陈平一眼,

“误会?”

一向说话很有分寸的曹参看着吕雉问陈平,

“你觉得戚夫人生前和皇太后谁的皮肤更白皙?”

这话太过突兀,而且又是当着吕雉的面这么客气地问,陈平一时竟也有些语塞。

曹参又问道,“人都说你和留侯当年是高祖身边最上相的两个人,你们和皇太后相比,谁的皮肤更白?”

这还用说,当然是吕雉比留侯和陈平要白上那一大截。至于说那个戚夫人的皮肤,吕雉就是修炼个五百年也比不过的。

那个戚夫人,从小就在歌舞中长大,从来不曾务过农,更不曾吃过吕雉那种八年为质的苦。

曹参比完了吕雉,又盘点了一下刘邦的众功臣,

“我,樊哙,还有那个叫郦商的,作为功臣,我们的肤色是个啥样?

不要说白了,就算是没留疤都是烧了祖宗十八辈子的高香了。

其他功臣就不用说了,单就咱们的高祖皇帝,那张脸黑得,跟锅底一个样。就算是后来尽量避免走太阳底下,都没有转过来。

究其原因,我们不经晒,一晒就黑。

但是你看那位司马氏家族,他们全家老小,男的女的,一个个的,都白得跟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小娘一样。

他们能跟我们一样吗?”

陈平这才回忆起来,当年在塞上时,的确觉得匈奴人比一般内地的更不容易被晒黑。可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曹参再神补刀,“本来高祖的队伍中有匈奴人不算什么。他们也从来没有遮遮掩掩过,甚至好些冲锋陷阵的英勇劲,一点都不比刘邦麾下的其他人差。

但是有一点,你别忘了上次东海王府马厩的火灾。他们是东海王府栾提氏和他底下部族们身家性命最大的隐患。

那位栾提氏可是有过大见识的,他把所有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告知了朝廷,包括他所知道的匈奴各部族身上纹身的图腾还有其他的差异等等。”

不用曹参进一步解释,只要有了那些个常识,朝廷不用栾提氏指认,就能比较容易地辨认出来。

吕雉和曹参坦诚到这份上,陈平还是有一句话没有忍得住,

“那司马婕妤呢?你不是说她是周勃的后人吗?为何到最后还是没能保得住她呢?”

吕雉冷哼了一句,

“你可知道,她给那些个间者提供了多少便利?如果没有她,那些个公然在宫中想要置栾提氏于死地的人,是没那么容易悄无声息地进来的。

还有她手下叫鱼令人的,这些年在宫中不知让多少后宫嫔妃落了胎,又有多少宫人死于非命。

一开始哀家还以为是司马氏那贱人心里有我盈儿,醋性过头才指示那贱婢做出此等伤天害理之事,因着我盈儿的缘故我一直在隐忍着。

谁知道到后来才查出来,那个鱼令人,就是那位司马将军的嫡亲闺女。而且司马将军,竟然也是栾提家族分支的一员,是绝对效忠栾提冒顿的。

那次骗得先帝入了冒顿圈套的那向拨人,都是他培养出来的。”

陈平没想到这背后还有如此的曲折故事,心里也是震惊,不过他又问了一句,

“这事陛下知道吗?”

曹参说道,“还没想好怎么跟陛下说。现实再残酷,也得面对。皇太后娘娘和我商议着听听你的意见再说。”

还用听什么意见?说是听意见,其实就是变相地让陈平去说。陈平当下就接下了这桩微妙的活。

但陈平还是说了句,

“如果臣没看错,周勃可是很看重司马婕妤这位嫡女的。现在骤然间没了,心里一定是痛苦万分。”

陈平的言外之意就是让一个手握天下兵权的能人痛苦,那最后苦的定然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