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章 觅人难(1 / 2)

等到车夫远去了后,陈平信步走到叔孙通家,拉起他就询问关于一般寺庙祭祀的礼仪问题。

问得叔孙通满脸的不敢相信,因为虽然他圆滑世故,游刃有余地游走于各家势力之间,但在他的潜意识里,他始终觉得陈平算不得一个真正的儒生。

儒家重礼仪,尤其是祭祀,但是他好像从来没有看到陈平在此道上有上心过。

所以面对陈平的提问,叔孙通没有马上回答,他想先看看陈平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酒。

陈平没有迂回,他直接问叔孙通,

“离大旱之期最接近的几个社祭有哪些?”

叔孙通是个妙人,直接答道,

“祈雨祭。先是天子筑高台祈雨。然后各地也开始祭祀。中间还有流行什么的。”

陈平又问,“今年游行的金童玉女中的‘玉女’是否能由我还选?”

叔孙通怒不可遏,“好你个陈平,祭祀这种大事,岂是能儿戏的?你一个朝廷大员,怎能说出如此失了分寸的话来?”

陈平笑眯眯地摁下了叔孙通怒指他的手,学着戚腮的口气说道,

“唉呀,我的个奉常。我什么时候说要儿戏祭祀了?不过听钟离家的人说夏季必有大旱,不知是真也不真?”

叔孙通怒气冲冲,“当然是真的。老夫也监测出来了。”

陈平又笑着问道,“不知朝廷这么虔诚地祈祷祭祀,可有几成减缓灾情的把握?”

叔孙通用有敌意的眼神看着陈平,“说吧,你究竟要干啥?”

陈平觉得叔孙通一本正经的模样很是可爱,忍不住就先逗弄起叔孙通来,

“放心啦,你把选‘玉女’的流程还有要求都告诉我,我一定不掺一丝假地按你的要求选,最后把关的还是你,中不?”

叔孙通还是有点不放心,“你老小子该不会晚节不保吧?”

陈平笑道,“都说本性难移。我们俩打交道多少年了,你还不清楚我吗?

哪是什么晚节的问题,是朝廷有事。我不耽搁你,你也帮衬一下我,中不?”

得到了叔孙通点头的陈平当天就让长安县丞衙门出了一告示,妥妥的红章,然后贴到了长安城南的告示处。

然后让衙门的人拿着吕给的画像,一一比对着叔孙通的要求进行选择记录。

以往每年的祈雨祭,都是长安城内外最盛大的集会之一。

叔孙通给陈平的要求除了要求入选的小娘必须是广额宽頣之外,还有一个不得有丝毫作假的,那就是入选者必须是处子之身,否则就会被视为亵渎神明。

一般的百姓也深谙其中的门道,知道除了入选者家人会得到二十金的报酬外,以后在谈婚论嫁时多受到一些望门大户的青睐。

陈平在月老庙进行遴选时,参与者众多。

先是按叔孙通的那几项要求,就刷下了近六成的小娘。再从气质谈吐等进行筛选,又筛下了三成。

当然,这些和宫里的择选不一样,一般在参选者的家人带着她们报名时就已经暗中淘汰了不合要求的。

选了好几天,都不见画像中的那位左右挽着两个总角的小娘上前来。

陈平最初的期望落了空,心里有些着急。然后又让老军昔日散落在各处的好友,还有自家车夫利用他与三教九流的各色人等散布了“今年到现在‘玉女’都没定下来,祈雨恐有不顺”到各处。

另外还散布了祈雨季不得将就的言论。

陈平此举惹急了叔孙通,他气得颤颤巍巍地到陈平家找到他理论,说是没有被陈平刷下去的这些小娘中,他看过八字,至少有三位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陈平拿着那登记的木牍说道,

“朝中有些不得不做的事。到时候我保证让最合适的人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