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9章(1 / 1)

不过沈炎倒是有了一个很大胆的想法。

那就是通读道典。

他时候看了很多书,只是没有什么体系。

医书、算卦、风水之类应有尽有,道典也有。

但他所在的始终是个村子,藏书的内容和正一派比起来,肯定是有所不如的。

正一派那可是融合了所有符箓教派,比他原来的村庄大了百倍千倍不止。

当然了,沈炎所谓的通读道典,并不是要把所有的道典都读一遍,而是挑选一些对于一些特殊名词,比如注重道家名词解释的那种读一下。

有戏言称,西游记这本书是基于《性命圭旨》来写的。

甚至有人西游记就是《性命圭旨》的演绎方式。

西游记中所提到的日中乌金,月中玉兔,就是来自于《性命圭旨》。

乌金和玉兔,分别代表了铅和汞,所以才会西游记也是一本假言真道的顶级道典。

这么一推,所谓的神游月宫咒中所展现的嫦娥飞升的故事,可能也是在假言真道。

只是不知道言的是什么道。

沈炎让梅少臣帮忙弄了一些道典过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性命圭旨》。

梅少臣是真的真的热情,一口气给他弄了三十多本道典。

沈炎率先看起来《性命圭旨》,看完一遍后,沈炎当时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

比如重楼,的就是气管。

气管有十二节,一层一层就跟一重一重的楼一样,而绛宫的就是心脏。

绛宫是神仙住的地方,心神心神,每个人的神便住在心宫。

沈炎看到这一段便感觉和神游月宫咒有一点一点关联,但是又不清楚。

他又翻起了其他道典。

最终,他把神游月宫咒描述的那种飞升月宫的场面假定成人的神突破重楼回到绛宫的场面。

因为道家修炼,开始的时候是要吞津液的,津液便是从重楼慢慢下沉,其中精华被心神吸收,沈阳按照这种步骤试了一遍。

只是一遍过去,沈炎发觉好像有点效果。

整个动作做完,他仿佛感应到了什么东西。

那是一种他一直追求的那种天地间最为纯正的气。

就是燕白体内的那一道先天之炁。

这么一想,沈炎想起刚才看的两本雷法中看到的话。

一本是雷法第一派神霄派祖师王文卿所著的《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中的:“将者,一气耳。”

一本是雷法集大成者白玉蟾《太上九天雷霆大法琅书序》:“元气未判,未始有雷,太虚既开,太极始立。太极之数五,五居乎中,中黄正气,同乎一初,散在万物,遂分阴阳。阴阳之炁结而成雷,其中有神主之,则神霄真王也。”

这两句话都明了一个观点。

元炁神格化。何为元炁神格化?

道家的这些大能者认为,除了后来修成仙之外,其他所谓的仙官都是不存在的。

天地间的灵力是炁,是先天本源,这种炁也掌管着天地间运转的规则。

炁分阴阳,又幻化为万物。

雷是雷属性的炁、雨是雨属性的炁……

而民间则把这种炁称为雷部天神、雨部天神。

但依据符箓是暗合天地最初形成的大道纹路来看,道家的这种理论是正确的。

符为符合之意之外,还有符节之意。

符节和古代那些调兵遣将的大将军差不多,只是,符节是调遣天地的炁。

雷符调动雷炁,也就是雷部天神。

请神符请的所谓天神其实也就是这一类的炁。

,